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别被“直降9万”吓到了,红旗H9这波所谓的“限时一口价23.58万”,压根不是给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准备的。
一台起售价曾经接近33万的C级轿车,如今割肉到23万,红旗是疯了吗?不是疯了,是太清醒了。别忘了它是谁的孩子——一汽,是国家队里的“传统精英”。
而H9,是它为体制量身打造的一张面子车。过去这一年,它每个月销量不过五六百辆,但从没缺席各级政府接待、典礼、执法单位的车队里。它不靠销量上热搜,也不靠广告种草,因为它的客户不需要看广告,他们看的是公文。
所以你看到的这波“降价潮”,其实是红旗精确计算政府采购节奏的一场操作艺术。
财政部有个不成文的“催命令”——6月底前完成上半年预算执行,不然会影响下半年预算拨款。而政府集中采购,尤其是公车采购,正好卡在这个时间点上。
再看那23.58万的价格,绝了。公务用车采购限额,按级别不同大概在18-25万元之间浮动。过去红旗H9因为定价太高,总是被卡在门外,单位只能选红旗H5或者去买广汽传祺、荣威、比亚迪的B级车凑合。
现在好了,H9一刀砍下来,刚好卡进限额线内,过去只能远观的车,现在财政可以“名正言顺”地买下。这一刀砍下去,砍的不是利润,是把自己塞进了财政审批的流程表里。
而且更妙的是,这价格不是恒定的,是“限时”的。“限时”是什么意思?就是给那些还没把钱花出去的单位一个“明示”,这种操作比什么KPI压力都更管用,给集采车辆不超标留下一个豁口。
很多人说红旗H9这波是“品牌自降身段”,错了,H9根本没打算卖给你。他不是想当大众,不靠走量,他要的是走“账”。他不是进你家车位,他是进单位大院。他要的是公章盖下去的那一刻,而不是你老婆在家点头的那一票。
更重要的是,红旗H9其实也知道自己打不过市场化竞争。你看看过去一年它的销量数据,2024年全年只有7165辆,最好的月份不过843辆,最差时甚至跌到382辆,这种销量在市场里连存在感都没有。但这并不妨碍它“活得滋润”。因为它从来不是靠你我这种消费者撑起来的。
别误会,我不是说H9不好。它的气场、空间、舒适性在23万这个价位确实很能打。但它的问题是,它并没有真正做好“对话普通人”的准备。这车本质上就是“单位脸”,它有官气,真正面对普通用户的还是H5和H6等车。
所以说到底,红旗H9的“一口价”,不是卖给普通人的。它不是来参与市场竞争的,是来蹭政策时间差的。
2025-05-22 06:35:50
2025-05-22 06:35:50
2025-05-22 06:35:50
2025-05-22 06:35:50
2025-05-22 06:35:50
2025-05-22 06:35:50
2025-05-22 06:35:50
2025-05-22 06:35:50
2025-05-22 06:35:50
2025-05-22 06: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