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从电池“新国标”出台,到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短短几个月间关于安全的政策频出,不难看出安全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安全第一,一直是吉利的产品开发战略之一,造车30年来,吉利在主被动安全、新能源安全、智能安全等领域都拥有了多项“独家秘笈”,助力吉利银河产品在海内外“超纲测试”中屡创佳绩,实现全球都安全、全球都五星。
“独家秘笈”一:主被动安全拉满,扛得住“超纲”碰撞风险
众所周知,在汽车前机舱中,有两个主要用来在碰撞过程中吸收缓冲能量及提供支撑的纵梁,在正面碰撞过程中非常关键。但是在进行正面中心柱碰时,柱子的撞击位置完全错开了两个纵梁,非常考验整车的结构设计。同时,测试的柱子是刚性的,不吸收能量,且直径只有25.4cm,与车辆重叠面积小,在50km/h高速碰撞下,很容易造成前舱结构急剧变形,甚至大量侵入乘员舱。
以吉利银河E5完成50km/h正面中心柱碰为例,乘员舱结构保持完整,门把手处于自动解锁并弹出的状态,四个车门不依赖工具都可以正常打开。银河E5表现如此出色,主要得益于吉利引领行业整车安全保护的被动安全技术。
吉利银河E5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结构,整车高强度钢占比更是达到65%,而下车体车身高强度钢、热成型钢占比超80%,最高强度达到1500MPa。不仅如此,“八横两纵”的传力设计,可将各个方向的碰撞力分解传递,配合三叶草泄力结构、全溃缩式吸能盒、前纵梁二次弯折、电机下沉、副车架脱落等技术,在碰撞过程中对撞击力进行多级分散和吸收,保证乘员舱和电池包的安全。
与此同时,吉利银河E5的副车架位置还设计了多根横梁、纵梁结构,进一步消解冲击力;乘员舱前段“工”字形结构连接座椅前横梁与机舱前横梁,该结构强度达到了潜水艇同强度的1.5Gpa级别,巧妙承接碰撞风险,不惧极限试验。
为了让用户出行更加安全,吉利还将安全平权延伸到了车外行人,让吉利的安全底线成为行业的天花板。行人安全方面,吉利银河E5的前保险杠采用前后两段分级压溃式前保骨架专利设计,能够吸收1/3碰撞能量,最大限度减轻行人腿部伤害;创新性采用动静兼容的机罩加强板专利设计,可在动态头部冲击时能实现压溃吸能,守护行人头部安全。
而主动安全方面,吉利银河E5则匹配了ESC车身主动安全控制、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及AEB自动紧急制动等前瞻科技,以智能科技全方位守护用户安全出行。
不仅如此,吉利还具备多项安全专利技术,仅吉利银河E5的门把手就应用了国内外6项核心安全专利,当车辆遭遇碰撞时,门把手会立即自动弹出,无论是车内人员还是车外救援人员,都能迅速打开车门,为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和救援提供便利。这些车门安全技术专利,吉利早在2024年就已经与行业共享。从车内乘员到道路行人,吉利以安全技术,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杆。
“独家秘笈”二:科技赋能新能源,构筑安全天花板
新能源车因前机舱会比较空,高压电驱、电控、电缆线这些在中心柱撞冲击后,相比燃油车更容易引发短路甚至起火等安全问题。吉利银河E5在完成50km/h的正面中心柱碰后,电池包无漏液、冒烟、起火等现象,硬核表现背后是新能源科技的强势赋能。
先看系统层面,作为一套基于电池,同时融合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无盲区”安全防护体系,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从系统层级上,解决了电池安全问题,这也是吉利银河 E5 连续突破 “超纲” 测试的底气之一。
吉利在新能源安全领域的技术沉淀,不仅体现在体系化的防护上,也深入到核心零部件的创新细节中。其中,神盾金砖电池实现了多项突破性创新,其电芯长度更短,内阻更小,发热量较少,有效降低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采用的湿法双涂层隔膜,就像把单层的干纸巾,变成了多层的湿纸巾,柔韧度更佳,在发生穿刺时不容易断裂,且破损孔径小,短路面积小。神盾金砖电池电芯还采用了氧化铝等耐热涂层,自熔断技术等,以技术创新实现安全冗余,真正做到了行业最高的“军工级”安全标准。
在电池结构设计上,神盾金砖电池采用了行业领先的CTB构型,相比行业其它的CTB电池包,在单包的防护结构上做了重点加强。比如,采用了更坚固的田字型框架,并在电芯与框架之间,预留了超大吸能缓冲空间,同时进行液电分离、电气隔离、热量疏导等多重防护设计,全方位提升了电池包的安全等级。
与此同时,神盾金砖电池电池包下壳体还采用了高强钢和航天器同款复合材料电池,不仅抗压,还能分担车身受力;通过26个固定点,吉利还把电池与“目字形”电池仓连接成一个整体,最大化分解碰撞能量。此外,神盾金砖电池还在BMS智能管理层使用了“BMS 3.0电池安全卫士”,并依托星睿智算中心进行7×24小时全云端安全监护,提前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测试标准上,神盾金砖电池也远超行业,其必须经过全场景极限工况的36项安全测试,其中23项测试标准高于国家标准,12项测试标准吉利独有。值得一提的是,新国标新增的“底部碰撞”,吉利早在2021年就携手国家权威机构,牵头制定了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底部防护的团体标准。不久前的上海车展,吉利宣布将向全行业开放电池底部安全专利集。
硬核技术与严苛标准,不仅让神盾金砖电池在8针同刺试验、5.8mm实弹贯穿试验中,不起火、不爆炸;还在通过了中汽中心6大魔鬼串行试验,即同一电池包,连续通过了“海水冲浪、高原极寒、高频次刮底(3次刮底)、极限碾压、电池包单包侧柱碰、烈焰炙烤”6项串行测试。神盾金砖电池,开创动力电池安全新标准,让新能源车的安全可靠看得见。
“独家秘笈”三:前瞻智能科技buff叠加,赋能用户出行安全
除了主被动安全、新能源安全,吉利在智能安全领域的成就同样不可小觑。基于全域AI智能化布局,吉利已经将AI应用于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智能汽车全域,实现了全场景的智能安全体验。
智能能源领域,吉利的雷神EM-i超级电混创新开发出发动机、P1/P3 电机互为备份,任一部件失效仍可安全行驶。神盾电池 5 级冗余算法,杜绝欠压、失速、EV受限风险。星睿 AI 云动力,可通过路况实时感知与动力智能分配,让车辆打滑量减少 50%,湿滑路面循迹稳定性提升15%,实现了高效与安全的完美平衡。
智能底盘方面,吉利自研的AI数字底盘,通过AI算法实现前后轮扭矩精准的矢量控制,确保漂移时车身姿态平稳不失控,实现了全球首个汽车无人驾驶漂移,反应速度只需要4毫秒,比人类的极限速度快25倍,可实现极限反应下的“自动控车避险”,为用户提供“主动避险、永不失控”的安全守护。
智能座舱与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吉利同样出色。Flyme Auto智能座舱,能够支持“车-手-云”三端无界互联,同时在信息安全方面采用纵深防御、端对端的解决信息安全方案,保障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实现用户隐私不泄露;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将覆盖吉利不同价位车型。它除了考虑功能有无问题,更重要的是考虑好用和更安全的问题,通过行业领先的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用AI科技带来“安全平权”的智能体验。
安全是吉利造车的第一优先级。从主被动安全防护,到新能源安全,再到全域AI赋能的智能安全,吉利创新技术不断刷新行业标杆。未来,吉利将持续以用户为中心,深耕安全科技,为用户带来更多高质量、高安全的智能精品车。
2025-05-22 06:49:14
2025-05-22 06:49:14
2025-05-22 06:49:14
2025-05-22 06:49:14
2025-05-22 06:49:14
2025-05-22 06:49:14
2025-05-22 06:49:14
2025-05-22 06:49:14
2025-05-22 06:49:14
2025-05-22 06:49:14